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照片效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照片效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因为拿相机的人不懂照相机测光原理造成的,世界上的景物和光线千变万化,只有人和动物的眼睛才能自动适应这种变化,而现在的照相机是以18%灰(海灰)为标准的测光方式来对景物测光的,因此照相机对深色和浅色的测光是不准的,因此我们在照相时一定主意加光和减光的曝光补偿,原则是黑色减光更能体现黑色,白色加光白色才会纯洁,如果不想动脑,摄影可以宁欠无过,后期制作细节可以修复,过了细节,可能找不会了,一般曝光过渡就是照片发灰
照片不通透有很多原因,天气、器材,曝光等都会影响照片的通透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天气,风和日丽的天气拍出来的照片当然好,但是阴天,或者多云的天气照片就显得不是很通透,比较灰,这没办法的~
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雾蒙蒙的,没有立体感,有很多原因。
1、在阴天、雾霾天,曝光不足,逆光等等情况下,由于使用者的水平没有发挥出来,就能让拍出的照片看起来雾蒙蒙的。
图1单反原片,隔着玻璃窗,有薄雾阴天,拍出的图片雾蒙蒙,色彩也晦暗。
图2经过简单的后期处理,调整黑白色阶、对比等后的效果。
2、照片看起来雾蒙蒙的最基础原因是相机对所采集到的影像亮度色彩信号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默认的输出曲线是线性的,尽可能多的保留亮度灰阶,给后期处理留出最大的空间。
如果数码相机也像现在手机拍照一样,给你大刀阔斧的进行机内ps,比如增加饱和度,加大反差,强烈锐化等,图片看起来就会亮丽醒目,一片叫好声。
所以相机拍出的图片灰蒙蒙的原因,主要还是数码相机的输出理念造成的。你可以把数码相机的锐度,对比度,饱和度这些参数全部设为最大,会不会有惊喜?
图3手机片
欢迎批评指正。
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略微发白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可能不是测光系统自身的问题,也许数码相机的设计者站在理论的高度上俯视天下大多人都认为这种略微发白的照片才是曝光正常的好照片
对于摄影家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来说,如果认为正确曝光得到的照片略微发白,只要根据自己的拍摄习惯,把相机的曝光补偿调节到1/3,或者是三级或负二级,就能得到满意的拍摄效果当然这种减曝光拍摄法也不是万能的英文还要看拍摄时的背景亮度,如果背景很亮,被摄主体的面积又比较小,或本来拍摄就是高亮度环境的场景,这时平均测光或类似的测光模式,多多少少都会被背景或环境的亮度所影响,致使相机自动减少了曝光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再次人为的使用减曝光拍摄法。
你好,有些人很盲目的认为胶片比数码相机好,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现在是2019年了,现在还玩胶片,不可能是因为胶片比数码相机好所以才玩胶片的了。
彩色负片的色彩,是极不靠谱的,效果也是很差的
当今,玩胶片摄影,主要是玩黑白摄影和黑白暗房
2019年,为什么玩胶片呢?
我具体谈谈:
刚入门时不能理解生在数码时代却执着胶片的人,但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摄影作品,看过许多前期功底不足,但后期异常强大的作品,逐渐发现胶片一瞬曝光,定格永恒的美好。就像常说80年代的女星是没有“PS”和“整容”的绝代美人,胶片也是无法削骨垫胶,具有唯一性、真实性的美好产物。
(器材:FM2 胶片:柯达200)
对于摄影的人来说,娴熟的摄影技术意味着通过画面诠释故事时有强有力的保障,一台好的相机意味着故事能有更丰富的表现方式。尼康又或是佳能在现在看来都是相机制造业的巨头,产品齐全产量极高,并且定价由低至高,基本覆盖全部消费人群,尼康与佳能当属现代电子化摄影器材的翘楚。
(器材:FM2 胶片:Fuji 400)
上世纪胶片机称霸摄影市场时,尼康、佳能、美能达被称为传统相机时代的“三驾马车”,而哈苏、禄来、徕卡等欧洲精工相机是摄影人士毕生所求的高端摄影器材,至今瑞典的哈苏、德国的徕卡依然禅居高端机市场榜首。
(器材:FM2 胶片:柯达200)
近来有不少人开始从数码单反回归胶片机的怀抱。穿越世纪而来的机械声,经过时间的涤荡,仍然有大批追随者。胶片拥有无法复制、修改的唯一性,略微粗糙的颗粒质感以及不同产商生产的胶片的偏色,都是胶片自身的魅力所在。
(器材:FM2 胶片:柯达200)
经历过胶片时代的摄影师具备扎实的基础功,胶片单反提供给摄影者可调的参数仅有快门速度和光圈,摄影师要通过胶卷自身感光度来平衡各参数间的数值,这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真实环境中摸索出来的实战经验。
数码相机普及,能满足更多摄影爱好者的需求,特别是智能功能更受大众青睐。但从画面颗粒质感,色彩还原度上,与胶片拍摄还有点小距离。所以一些追求胶片质感,画面色彩还原细节好的摄影师会用胶片传统手法来拍摄创作。下面是胶片拍摄作品,仅供参考→
这个我最有心得体会。我在两年前是完全对摄影无感的,偶尔看老婆拍拍照片。有一次去朋友家玩,看到一台宾得胶片机,第一次看到就被它的机械之美所吸引。问朋友借了该台相机后就开始偶尔拿着玩,谁知道就一发不可收拾。然后从contax tvs傻瓜机,一直买到美能达x300,接着上leica m3 m6,到禄来3.5f 120片。胶片机的纯机械的操作数码是没办法与之相比。相对于数码机的便利,胶片机没有自动对焦,甚至有些都没有测光。按下快门之前,你需要考虑很多,构图,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甚至需要根据光的强弱选择不同ISO的胶片,总之,在你按下快门之前,你思考的东西更多,所以,胶片的36张,你的废片率很低。胶片出片上银盐呈现特有的颗粒感,立体感,不同胶片不同的色彩特点,相信在强大的数码后期也很难百分百复制下来。
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是各大相机厂商百家争鸣的年代,各个厂家都会不惜成本打造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去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很多胶片机的年纪甚至超过了你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年纪,但它依然性能完好,快慢门不差分毫的精确出片,这种使用上的穿越感和操作上的快感,在数码上应该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在我看来,数码胶片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数码操作上的便利胶片是远没有办法去比拟的,但是对于有些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他们在胶片机上可以找到慢下来的方式细细的品味生活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照片效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照片效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