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手机 > 详情

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片(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片大全)

2024-06-14 02:16:47 手机 0

说起曾国藩,很多人不仅对他熟悉,而且对他“情有独钟”。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传奇,他身上有太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事情。现在关于他的书籍有很多,或者传记,或者他的官场,或者人生哲理等等,总之,类别无数。

在世人眼中,曾国藩是一位极其杰出的人。但别以为他是曾国藩家族中唯一能做出这样事的人。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位极其杰出的人。曾任两江太守、太子太保。此外,曾国藩的子女也是颇有造诣的人才。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看看曾国藩的孩子们到底有多优秀!

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片(曾国藩后代子孙关系高清图片大全)

据记载,曾国藩共有3个儿子:长子曾继棣、次子曾继泽、小儿子曾继鸿;育有5个女儿:大女儿曾继静、二女儿曾继耀、三女儿曾继辰、四女儿曾继春、五女儿曾继芬。

除长子曾纪棣早年去世外,曾国藩的另外两个儿子都成就了不少事。其中次子曾继泽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也是近代史上第二位中国驻外公使。清光绪三年,曾纪泽继承父爵,次年出任驻英法公使。光绪六年,曾纪泽兼任驻俄大使,与俄方就收复伊犁事宜进行谈判。

光绪七年二月,曾继泽代表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第《中俄改订条约》号协议,成功收回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的土地和部分权利。这被认为是晚清时期比较成功的外交行动。光绪十六年,曾纪泽去世,被光绪帝追谥“惠民”,为太子太保。

曾国藩

曾国藩的小儿子曾继宏,对仕途不感兴趣,却热爱数学。他精通天文、地理。他是当时清代著名的数学家。但由于他日常生活过于劳累,年仅33岁就去世了。

曾国藩的大女儿曾继静六岁时就订婚了。她的丈夫是时任翰林院编修袁树流之子袁毓生。但曾继婧结婚后,丈夫整天都在吃喝玩乐,从来不关心家庭。深受其害的曾继静,因抑郁症去世,年仅29岁。

二女儿曾继尧十八岁时嫁给了陈代云的次子陈元吉。然而,陈家的家庭状况并不太好,但曾继瑶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多方规划家务,履行作为一个女人的职责,与陈家和睦相处。虽然她一生没有孩子,但是陈家对她还是很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她收养了两个女儿,其中的二女儿成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朱启骞的第一夫人。后来,三十多岁的曾继尧跟随哥哥曾继泽出国,在巴黎病逝,享年39岁!

曾纪泽

三女儿曾继辰,嫁给湘军早期重要将领之一“罗泽南”的妾罗云姬。曾季辰嫁入罗家后,也过了不少苦日子。她经常受到丈夫家人的欺凌。她的丈夫也是一个暴力的人,所以她只能默默地度过余生。

四女儿曾继春,是曾国藩早年许配给好友郭嵩焘的长子郭宜庸。婚后,两人的感情也算幸福,不久就生下了孩子。可谁能想到,三年后,郭一勇英年早逝,而结婚仅三年的曾继春突然成了寡妇。丈夫去世后,曾继春的身体日渐衰弱,35岁时就去世了。

五女儿曾纪芬,可以说是曾国藩女儿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她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晚年自号崇德老人。曾纪芬的丈夫聂继初,其家族在当时的横山地区仍是望族。

叶剑英元帅和夫人曾宪植

以上是对曾国藩子女的简单介绍,但实际上,除了曾国藩的这些子女之外,他的一个孙女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她就是“曾宪之”,新中国开国元帅叶剑英的妻子。她是我国著名革命家,曾担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1989年10月11日,曾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看完了曾国藩后人的概述,你想说什么?你觉得自己是“别人的孩子”吗?

参考号:《曾国藩全集》《格言联璧》有云:

勤俭是治家之本;

和睦是和谐家庭的基础;

谨慎是保护家庭的基础;

诗书是入门的基础;

忠孝是立家之本。

曾国藩家族两百年昌盛,人才辈出。在他的240个子孙中,没有一个浪子。这得益于他独创的家教理论和独特的曾氏家族传统。

《格言联璧》这五句也被曾国藩运用得炉火纯青,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历久不衰八代”的现象。

01

勤俭持家是立家之本

俗话说:“成功源于勤俭,失败源于奢侈”。这是永恒的真理。

曾国藩的家族管理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只崇尚“勤俭”二字。

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提到过这种看家的事:

“一曰兄弟和睦;二曰孝道;三曰勤俭。”

他还有一句“十六字箴言”:

“俭则家兴,勤则强,勤俭则不贫贱。”

曾国藩将“勤俭”二字形象地运用到了治家的全过程中。

他要求家人不要坐轿子,也不要让人去打水、泡茶。就连捡柴、捡粪、下地种庄稼,都得亲自做。你无法欺骗别人。

在饮食方面,曾国藩是一个要求不高的人。他根本没有在意首相的排场。他每餐只吃一种蔬菜,从不吃太多,因此被称为“第一宰相”。

服装方面,他的鞋子、袜子都是妻子和儿媳缝制的。

从居住上来说,曾国藩并没有宰相的风范。弟弟曾国荃曾经以家里人口增加为由,在百年曾家老宅的基础上又盖了一座新宅,耗资3000多串。

曾国藩知道后,非常不高兴,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住新房了。

曾国藩一生恪守“勤俭”二字。由此,他一生仕途繁盛,曾氏家族也奇迹般地避免了“三代不富”的命运。

02

和谐是和谐家庭的基础

俗话说,家庭和睦,万事兴。曾国藩对于“和睦家”之道也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说:

“体质之道,是内强外柔;良家之道,是上级谦虚,下级从顺。不和则不能受,如果你不严格,你就无法控制下属。”

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家信中,也引用经文,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他说:

“能守住‘和谐’二字,就没有不幸福;没有和谐,就没有天下无敌。”

曾国藩家有兄弟姐妹九人。他是曾家的长子,已经取得了成功。他爱护、关心他的兄弟,但他不纵容、纵容他们。

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他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他常说:“兄弟和睦,即使贫小,也会兴盛;兄弟不和,即使是贵族,也会失败。”

孟子曰:“尧、舜之道,无非是孝”。

作为模范儒家,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朝岌岌可危的局面。这一切的基础是他日常的“和家”实践,可以说是“和家而后治国”的典范。

03

小心谨慎,保护您的家园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认为,谨慎是为人处事的第一流技巧。

当上大官后,家里很多人出门都坐“四轿”,因此曾国藩告诫大家:“凡事谨言慎行”。

这不仅源于他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源于他谨言慎行、不张扬的行为。

曾国藩在《致澄弟·鼎盛之际宜收敛》中强调:

“我觉得当我的家族处于鼎盛时期时,这些事情应该有所克制,不应该过度宣扬。我希望我能一直关注它。”

这意味着一个人越是富裕,他就越要谨慎。

慎重是曾国藩治家一贯强调的思想,而随着官位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盛,他更加注重谨慎和克制。

因为他深知“位高则无敌”、“功高过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过于自满,灾难很可能很快就会发生。

正是因为这种谨慎和不居功劳的骄傲,曾氏家族才能够长久生存,保持繁荣。

04

诗书,立业之本

曾国藩十分重视对后人的文化教育。他在给弟弟的家信中曾提到,一个人如果能“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即使不能获得名誉,“仍能为人之大助”。

他甚至举了家乡的大圣贤士的例子,他们没有名气,却过着知足常乐的生活,在乡里有名。

他还鼓励儿子:“我不想当大官,但我想做一个有教养、懂事的君子。”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自己也做出了榜样。他把读书变成了每天的习惯。不管一天有多忙,读三页书都是不可动摇的计划。即使在部队,他也坚持每天读书。

曾国藩的家书里,也有不少嘱咐弟妹和子孙恪守“耕读”家风的内容。

他告诫孩子们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求他们多读历史书,熟悉《了凡四训》、陈宏谋的《五种遗规》等书籍。

在“半耕半读”的家风中,曾国藩本人逐渐成长为一代宗师。

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学问,融入新的见解,进一步弘扬了“耕读传家”的传统。

正是因为诗书的教诲,曾氏后裔才辈出。

05

忠孝,传家之本

曾国藩有句名言:“宝物可以用尽,忠孝可以无穷尽”。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兼得。

然而,曾国藩却做到了。

一方面,他是一个孝子,非常重视孝道文化。在他看来,孝道比读书求名更重要。

他曾说:“在‘孝’、‘体’二字上尽一分,就是一分学,把十分都做到了,就是十分学。”

同时,他也认为孝是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规则,是家庭和睦吉祥的重要因素。他说:

“孝顺是一家之祥,所有的业报都不一定能在其他事情上圆满。孝友若独自一人,立刻就会得到福报。反之,他或她马上就会遭受灾难。永远都是这样。”

他是一位伟大的忠于国家的大臣。

曾国藩为国尽心尽责,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他曾说过:“凡做大事,都要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以后要把国家和人民当作一家人,这样才能亲切。”

正是由于曾氏家族恪守忠孝原则,所以他们的兄弟、侄子、侄子在长期的官场中互相照顾、荣辱与共。他们也能在家国大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保证家庭的长远发展。

如今,社会虽然日新月异,但人性却从未改变。

有的人得势后就发狂,而有的普通家庭却养出了“富二代”。

别说“富不过三代”,“高楼拔地而起,然后倒塌”每天都在发生。

岂如曾氏“八代不衰,百载无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