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二手数码 > 详情

研究生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佛山中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2024-05-17 13:41:58 二手数码 0

高考季即将到来。每年有超过1000万考生参加高考,这是影响大量中国家庭的一件大事。因此,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引发很多讨论。例如,在2000年代,广泛采用根据分数填写申请表,并优先考虑第一选择。

高考季即将来临。

研究生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佛山中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每年有超过1000万考生参加高考,这是影响大量中国家庭的一件大事。

因此,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引发很多讨论。

例如,在填写申请表方面,2000年代广泛采用根据分数填写申请表,并优先考虑第一选择;近年来,申请表是在分数确定后才填写的,是平行申请表。两种志愿者申请模式有很大不同。对候选人的决策影响很大。

那么哪种模式更好呢?

事实上,这两种模式的关键区别在于学校受益更多还是考生受益更多。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平行志愿服务。

这是目前填写申请表的模式,即高考成绩出来后,并行填写申请表。

高考成绩首先出炉,各个省份的成绩单非常详细。每个候选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名。

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再参考自己喜欢的大学去年的招生情况,基本上就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了。

例如,清北大学每年在湖北招收200多名学生,基本保证在校生人数在200人以内;武汉大学每年在湖北招收学生1600人左右,理科专业基本要保证数量在4000人以内。其他知名985的市场价格也非常明确。如果你自己参考一下,你可能就会知道如何举报。

当然,在分数线附近徘徊的考生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不过没关系,还有平行志愿的法宝。

平行择校的原则保证了即使你的成绩没有达到第一志愿学校,你所填写的其他择校中也总会有一个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在2000年代,当第一选择被优先考虑时,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当时大学招生强调第一志愿,体现了很多名校的傲慢。

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第一志愿中没有选择某所学校,即使你的成绩超过了那所学校的分数,招生办公室也可能不会提及你的成绩。

尤其是很多同年级的985学校都有这种嚣张气焰。比如武汉大学和华科,你的第一选择是报考武汉大学,第二选择是华科。如果武大的分数是610,而你恰好是608,你就错过了,而华科的分数是605,你应该符合条件,但是对不起,华科说你如果不真诚,我就不做。想你。

因此,你申请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院校成绩肯定会有差异。例如,如果你的第一选择是申请武汉大学,那么你的第二选择可能是华中师范大学或中南财经大学;如果你的第一选择是申请华科,那么你的第二选择可能是武汉理工大学,所以是有区别的。

即便如此,211的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也有一定概率会嚣张。

因此,有不少高校喜欢招收985学生。以上海大学为例。

在首选优先的时代,一些上海考生想冲击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范大学这四个985名额,但存在拿不到足够分数的风险。他们应该做什么?

没关系,上海大学欢迎你。只要填写第二选择专业,985张幻灯片,就可以被专业录取。

因此,上海大学被称为上海第一门将。

当然,上大学的决定确保了它可以接受许多高分的候选人。尤其是那些复旦交大没考上的高分考生,又不想复读,只好去读大学。

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在考研的时候还是喜欢补缺分。还有一些著名的985学校。以武汉大学为例。对于一些经济、管理专业,武汉大学宁愿招收清华、北大复试未通过的转学生,也不愿招收考研第一志愿的学生。

因为这件事,很多研究生对武汉大学都有些反感。我第一志愿就申请了你,连过线了,你还是不要我了?可见他厌恶穷人而喜爱富人。

说白了,学校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为了录取更多的高分考生。

因此,第一志愿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一些级别较低的学校能够接收到更多的高分考生。这并不能阻止高分考生被某些学校垄断。

在目前平行志愿的原则下,基本上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状元都被清北一扫而空。

清北每年还会公布自己获得了多少状元,以示炫耀。——虽然不让他们公布近几年的状元秀,但是你知道的。

清华北大对状元的垄断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以至于江苏文科高考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的人成了新闻。

清华、北大之所以如此看重第一名,是因为在所有高分考生中获胜,体现了学校的崇高地位。

因此,清朝时期,复旦交大等学校也想方设法吸引其他高分考生,以至于想出了“超短裙”的办法。

迷你裙是什么意思?

即复旦交大将一些冷门专业纳入早期批次,并将单独组织“综合评估测试”

通过此项考试的考生,高考成绩将比统招低10-20分左右,但会有专业限制。

统一高考只录取热门专业。这样一来,所有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都是高分,这使得录取分数线显得特别高,造成了仅次于清北的错觉。

这也反映出各大院校对于高分考生的激烈竞争。

毕竟,哪所大学录取的高分考生越多,在宣传上就越有优势。

这是当今大学招生中的普遍现象。

不过,在考核分数、优先选择第一名的情况下,很多院校就不需要如此肆无忌惮了。

由于它是一个估计分数,因此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什么?而且由于过去的高考强调第一选择,大多数名校只接受第一选择的考生,存在滑入第二选择的风险。

因此,在2000年代,即使是高分考生也不得不做出权衡。比如,某考生估计自己的成绩可以达到清北大学,但有风险,只能选择更安全的学校,于是就报考了复旦交通大学。当最终成绩出来的时候,他居然是状元。

其他学校也是如此。本来想打复旦交大,但出于保险就去了武大、华科大……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就是为了保证各大院校能够接收到高分考生。并不是像现在所有的第一名候选都被青北垄断,然后其他高分候选就应该去华V到华V,级别是非常清晰的。

因此,按照预估分数优先选择第一顺位和第一顺位,就不会出现目前清北垄断状元签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状元都去了清华北大,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高分考生都去了某些高校,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竞争压力太大了。状元都去了清北,但一个班总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每个人都是首选,但你最终却垫底.

如果顶尖学者全部去清北,必然会造成一些顶尖学者的流失。还不如让顶尖学者散一点。同样的道理,高分考生实际上应该尝试更加平衡,而不是聚集在几所大学。

这也不利于其他985大学的发展。

所以,填写申请分数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

当然,话虽如此,用预估分数填写申请表确实能为学校带来更大的利益,但却损害了一些高分考生的利益。因为根据预估分数填写申请表存在风险,难免会导致一些高分考生未能考上理想学校而不得不重读。

如今的平行志愿者保证了考生基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即使它不是第一所目标学校。

哪种模式更好?

或许在这个问题上,全国各省份应该选择不同的模式,而不是一刀切。